黑光蜡蝽:江西省靖安县环城南路
黑光猎蝽属于半翅目猎蝽科昆虫,体长约15mm,黑色带蓝色光泽,腹面红色,主要捕食其他昆虫(如水稻、棉花害虫),属于捕食性天敌。其捕食时会将麻醉性液体注入猎物体内以麻痹目标,但该液体对人类无毒性,仅可能引起局部短暂麻醉感。
寄主昆虫:三化螟、二化螟、稻纵卷叶螟、棉铃虫、烟青虫。
体长11-14毫米。头胸部黑色,有光泽;触角8节(笫三节分成2小节,第四节分成4小节),第二触角节最长,触角全黑色,各节密生长毛,复眼与喙的基部之间,布一叶状突起,伸出于触角基之前下方;前胸后角钝圆,侧沟明显;小盾片黑色,侧缘两个端突,两端突中间有一个中央小突起;
前、中足转节及腿节基部赤红色,腿节大部分、胫节及跗节均黑褐色,后足转节及腿节近基部一半赤褐色,其余部分黑褐色,前足胫节先端有海绵窝;前翅革片基部黄色外,其余均黑色;腹部腕面可见的1-5节赤红色,6-9节黑色。
对人类的影响:被咬后通常表现为轻微不适或局部麻醉,但无系统性中毒风险。极少数体质敏感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(如红肿、瘙痒),建议及时就医。
黑光猎蝽属于猎蝽科昆虫,通常以捕食其他害虫为主,对人类无明显危害,但在受威胁时可能叮咬人。以下为具体分析:
猎蝽科的生态特性:猎蝽科昆虫多为捕食性,常以蚜虫、鳞翅目幼虫等农业害虫为食,对生态平衡和农业害虫控制有积极作用。部分猎蝽科种类在受到干扰时可能叮咬人类。
猎蝽科的生态特性:猎蝽科昆虫多为捕食性,常以蚜虫、鳞翅目幼虫等农业害虫为食,对生态平衡和农业害虫控制有积极作用。<br>部分猎蝽科种类在受到干扰时可能叮咬人类,但一般不主动攻击,且叮咬后仅引起轻微疼痛或红肿,无毒性危害。
防治建议:若在家中发现黑光猎蝽,建议用容器捕捉后放生至室外,既保护其益虫作用,又避免潜在叮咬风险。